2015年10月7日 星期三

教學的成就感來自於和孩子互動時出現精彩的課堂對話。1041006

教學的成就感來自於和孩子互動時出現精彩的課堂對話。

       我的小國一是一個活潑的班級,孩子的想法是很天馬行空是很願意去動腦的!尚未僵化的一群孩子,希望這個班我可以任教三年,盡我所能提供許多題材一起閱讀一起增廣視野。

       剛好我上到荷蘭人統治臺灣這一段,提到荷蘭人利用原住民部落「社」賦予長老權力,
我問:
「若你是荷蘭臺灣長官,你會用哪些東西讓頭目為你做事?」
學生開始寫在小白板上,每一組答案不盡相同,有人提出「實質的房屋、農田」、「黃金、證書」、「象徵性的徽章、權杖、爵位」、「土地、徽章」看到不一樣的想法出籠,甚是高興,因為當時採用的方式就是用象徵性的東西來證明權勢,見到徽章、權杖猶如見到長官一樣。

================================

       我追問一道:「為甚麼臺灣已有原住民居住了,荷蘭人還要招募漢人來台呢?」
只見學生妳一言我一語答案如下:「因為荷蘭人開的條件很好。」、「臺灣土地需要耕作。」「荷蘭人想要賺更多的錢」...
針對學生的問題再追問,學生有錯誤的概念得到澄清,比如說學生可以推論知道「因為中國沿海謀生步億,所以接受荷蘭人的條件;因為原住民人數不多且多居住在山區,從事狩獵游耕生活,甚少搬至平地農耕....」

================================

        學生又問到,「若原住民至荷蘭時才有文字記載,那以前用甚麼來溝通?」這孩子問真是時候,我把題目再反問回去,請孩子討論再回答,只見他們寫出來的答案也挺有才「比手劃腳」、「透過一直講吧!」、「老的講給年輕的知道」等...
看到上述回答,有沒有發現真的是小國一,我告訴孩子,他只是沒有文字並不代表啞巴不能說話,全班聽聞之後大笑。一直講的答案我算孩子答對,因為他們的語言表達文學底子並不夠深厚,所以講不出「口耳相傳或者利用結繩記事來說明」只會用一直講或者老的講給年輕的聽。

所以,我的小國一未來真的值得期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