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3日 星期三

104.12.22澳門鏡平中學 黑蕊老師觀課有感

因為網路無國界,讓我認識好多教學上的朋友,104年12月22日,黑蕊老師及其先生趁著假期飛來臺灣度假,順道前來民族國中觀課,這對年輕的夫妻讓人印象深刻。而我對澳門的歷史教材也特別感興趣,交流當中才發現澳門的教材某些版本編寫太雜,包山包海,甚麼都教,導致,核心概念不容易聚焦,但是老師的教學熱忱卻讓人感動!底下為老師的觀課心得,徵求同意心得如下:

觀高雄民族國中蔡宜岑老師歷史課有感
澳門 鏡平學校(中學部)黑蕊

趁著2015年聖誕假期,我有幸去台灣高雄民族國中聽了蔡宜岑老師的歷史課。很感謝蔡老師開放教室,只要提前打招呼,就可以去她的教學現場,這份自信與無私讓人感動。為什麼想到去觀蔡老師的課呢?這還要從“學思達翻轉教學”說起。
第一次聽說“學思達教學法”是偶然在網上看到張輝誠老師在“2014翻轉教室工作坊”的演講。那是暑假前夕,當時我常有教學無力之感。自己很努力備課,也注意補充課外知識,講生動的歷史故事,但有些學生學習意願仍舊相當低落,發呆算很給面子了,部分就直接趴睡。學生的反應讓我認識到,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主動學習、參與課堂、維持注意力。而且,在趕課與進度的壓力下,我沒有太多時間確認學生是否在聽課、哪裡不懂。一想到這種填鴨式教學在學生考完後腦中還留下什麼,我就有種挫敗感。因此,在看完輝誠老師的“學思達教學法”影片後,我大為感動,它讓我看見希望,也激起我的使命感。我積極加入學思達Facebook社團,在網上爬文,認真研習,在吸收好多熱情且無私的教師們的分享後,我決心在新學期翻轉教學,開始我的“學思達”之路,試著讓我的學生得到自學、思考和表達的能力。
20149月,我在自己任教的初二和高二年級開始學思達分組合作學習的翻轉教學。在翻轉教學的實踐中,最大的挑戰有兩個:一是如何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發展出適合自己學校學生的學思達教學法;二是如何使學思達的理念與歷史科教學的特點更好的融合。在絞盡腦汁苦苦摸索時,我看到了台灣高雄民族國中蔡宜岑老師的分享。她說:“學思達與傳統教學最大不同,在於學生自主學習要放進來,千萬不要為了仿效學思達而失去歷史教學的魅力。”蔡老師是台灣至今唯一開放教室的歷史教師,她不僅找到了適合歷史學科的學思達教學法,還不遺餘力地為推廣學思達而四處奔波。她的熱情與無私付出給了我極大的激勵和啟發,在不斷研習宜岑老師的方法之後,我漸漸找到了適合於自己的學思達教學方式。簡介如下:
1.  編制以問題為主軸的課件。
2. 事先分組。
分組方面,採用蔡宜岑老師的異質性分組法。按學習程度將學生分為皇帝、宰相、武將和秀才四種身份(學習程度:宰相>武將>秀才>皇帝)。皇帝從宰相名單中選一位宰相輔佐自己,宰相從武將名單中選一位武將協助自己,秀才則選一個組別(國家)加入。這樣,每一組就都有能力強的宰相,可以發揮小老師的功能,在進行分組討論時,就會看到宰相教皇帝,以強帶弱。這樣一來,不只學習力強的學生有成就感,學習力弱的學生也有參與感,各得到訓練。
3. 上課流程
老師提問學生自學(閱讀文本、思考答案)→分組討論抽籤/搶答學生回答(表達)老師總結。在學生進行自學或討論時,教師就在組間巡視,並提供適時協助。如此不斷重複,藉著學習樣貌的不斷切換,一直維持學生的專注。
在這些流程中,比較重要的環節有兩個。第一是選取答題同學的方法。教師需要適時變換提問的方法,以維持學生的參與感。選擇答題同學方法如下:
1)教師可依問題的難易度,指定小組代表(皇帝、宰相、武將、秀才)舉手搶答,最快且回答正確者給分。
2)教師可指定小組代表回答,並抽籤選取組別,答對者給分。
3)需討論的議題,教師可讓小組討論並指定小組代表將答案寫在白板上並上台發表,答案合適者給分。
4)當指定的同學無法給出正確的回答時,教師也可開放答題權,由其他小組相同身份的同學或所有同學自由搶答。
第二個重要環節是引導學生回答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角色轉為主持人追問者,逐漸引導讓他們想出答案。
4. 評分機制
評分時將同組同學的成績綁在一起(對某些不參與小組合作的同學,則進行個人評分)。評分方式,採用撲克牌計分法,每張撲克牌代表一分,只要在小組或個人有不錯表現時(如:自學時整組表現優良者,討論時體現小組合作,能向老師提出問題,答對老師的問題),就可以馬上利用手上的撲克牌給予學生加分。當有學生表現不佳時,也及時扣分,這樣能充分掌握上課秩序。每節課結束後,各組代表將撲克牌送還老師,統計數量計算得分,每階段加總各組總分,區分出組別分數高低,依名次給予高低分數(佔一定的常分比例)。
在上課的形式上,我自認為已經學得有模有樣了。然而在教學內容的處理上,還會覺得不滿意,感覺自己在基礎知識與能力培養的平衡上,做得不好。由於我校和台灣用的歷史教科書不同,所以心中就有一個想法,想到宜岑老師的課堂去看看,想聽聽宜岑老師的建議。
20151222日,終於來到宜岑老師的教室,聽了以下兩節課:第2節初三(專制王權的興起-工業革命)與第4節初一(宗族組織與宗教信仰-械鬥與民變)課堂情況果然如其他許多觀課老師提到的,秩序井然,學習氣氛濃厚。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蔡老師的提問,我發現問題並不都是書上可以找出現成答案的,而是需要同學歸納分析和推理的。一堂課上,蔡老師不斷地拋出問題,刺激學生思考,看似輕鬆,但我知道,這背後蔡老師要花許多心力去準備這些問題。而我對自己的不滿意,也正是不能總是提出好的問題去刺激學生思考。課後我就困擾自己的問題與蔡老師進行了交流,一是重新做ppt花去許多時間,二是所用的教科書過於詳細,知識點繁雜,讓老師疲於講書。蔡老師建議我用提問單代替ppt,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多想想這些知識點對學生有沒有用,究竟什麼是學生需要的?她還向我推薦了《重理解的課程設計》這本教師專業發展實用手冊。蔡老師簡單的幾句話給了我巨大啟發,歷史科教學應該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辨善惡是非、關心社會。在教學設計上,基礎知識點以學生自學為主,老師則要多設計有質量的好問題刺激學生思考,培養相關能力。
觀課時,還遇到因自己學校停課而專程從台南到高雄聽蔡老師歷史課的初一生(按:就是國一生),不禁感慨,蔡老師的魅力太大啦!觀課後,蔡老師還請了我們喝咖啡、吃飯,真是非常感謝蔡老師的熱情招待!期待與蔡老師在澳門的相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