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3日 星期二

107.04.02高師大三週實習生觀課心得-2


高師大實習生三週實習
教主的工作不是蓋的
今年度民族三週實習的老師多達21位,得知驚人數字的我還在想,該如何讓這群未來教育界的新秀能有機會看到教學現場的模樣!在同仁的介紹下,有實習生前來詢問觀教主課程的可能性,原本想說下週一再來看,畢竟段考剛考完還得檢討考卷,但仔細想想似乎不大對,擔心實習生誤會原來觀課是要預先準備(像作秀一樣,演給觀課的老師看)所以趕緊通知實習生,那就下午來看吧!
底下為實習老師的觀課心得,看了讓我覺得很感動!
今日有幸至民族國中歷史科蔡宜岑老師的課堂觀課,正逢學生檢討段考卷。這是我第一次觀摩將學思達教學法運用在檢討試卷的課程,學思達最重視學生自學的能力,因此老師讓學生先自學三分鐘,自行查閱課本,為不懂的題目找出正確的解答。自學後仍有不甚明瞭處,便運用分組共學,良好的分組機制也是學思達教學成功的關鍵,由組員們共同討論八分鐘,會的同學教不會的同學,老師也會巡堂,觀察同學們的討論情形,以及是否需要協助,此時,方才專注安靜的教室瞬間沸騰起來,學生們都很積極地互相切磋研究,因為接著老師就要點學生上臺回答了!
從老師問的問題中我留意到,面對選擇題時,學生不僅要知道正確的選項為何,也要能告訴大家為什麼他選擇這個選項,並指出其他三個選項錯誤之處。學生無法在選擇題的機制中佔便宜,使用刪去法或賭機率來猜答案,而是將每個題目從題旨到各個選項,都發揮最大的學習價值。
在我求學的過程中,檢討考卷通常都以老師詢問是否有問題,同學將題號說出的方式進行。有時候同學問的題目我沒有疑惑,就可能不小心分神,但學思達不會有這樣的情形,學生們都很留意臺上同學講出的答案,因為要是同學答得不正確或不精準,老師隨時都可能點下一位同學上來作答。
使用傳統的解題方式也可以明顯發現,提問的同學通常都是固定那幾位,有些害羞內向的同學可能不敢舉手發問,或害怕自己提的問題對其他同學來說太容易,會遭人鄙視,或擔心頻頻詢問鄰座的同學,會打擾其聽講或惹人生厭,因而放棄了「求甚解」的機會,但在學思達的課堂中,小組成員同舟共濟,不懂的問題可以先尋求組員的幫助,為了組別的光榮,學生們都會很熱心地為同學解答,真的遇到整組都不會的題目,在老師巡堂時也可以隨時提問。
運用加分做為正增強,也內化為一種習慣,學生不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因段考已考畢就失去學習動機,而是盡可能地將整份考卷涵括的知識,吸收到百分之百。觀課後的議課時間,也讓我得到了許多珍貴的養料,原來一堂流暢順利的學思達課堂,是背後付出無數光陰努力播種,從學生的學習能力、友善的教學環境、到師生間的默契,都需要用耐心與熱忱慢慢建立,才能達到今日收割的結果,看著學生從被動的接收者,變為主動的學習者。期望自己未來能繼續觀摩精進,從經驗滿滿的前輩老師們身上,學到更多的寶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